
图片
【开头】
昔者闻长安钟鼓,夜半而鸣;洛城牡丹,晨起而谢。某尝观沧海浮沉,忽觉此生如舟,浪起浪灭皆在方寸之间。今试以秃笔写天地机锋,粗纸演人世棋局,愿诸君读之,或可解心头千千结。
正文:
天地如洪炉,炼造化于无形。水本澄澈,因风起浪;心本明镜,随念生波。尝见寒潭映月,忽有鱼跃纹生;亦观古井无波,偶逢石落漪动。此非水之性也,乃外物相激也。人心亦复如是,非本自扰,因境生念耳。
昔有樵夫入山,见千年古松而叹曰:“此木得四时雨露,犹有枯荣之变;吾受父母骨血,岂无得失之忧?”语毕忽悟:松之荣枯,不碍山色;人之得失,何损本性?正如舟行逆水,橹桨自握;云过重峦,去留随风。
余观今世众人,常困二牢:一曰人言可畏,如春蚕作茧;二曰心念难平,似野马驰原。富者忧谗畏讥,贫者怨天尤人。岂知金谷园荒,终成废丘;首阳薇蕨,反得清名?昔王谢堂前燕,今入百姓家;当年将军戟,早已化尘沙。
然智者观世,别有洞天。昔范文正公居庙堂则忧民,处江湖则忧君,非困于物也,乃超越其境也。苏子瞻赤壁放舟,非真忘荣辱也,能悦纳浮沉也。谢安石围棋赌墅,非不惧成败也,善阅己心也。
天地生人,本付三重境界:一曰阅己如照镜,纤毫必现;二曰悦己若饮茗,苦甘自品;三曰越己似登山,步步超升。昔陶元亮采菊东篱,非厌尘世,乃明本心;杜子美茅屋悲秋,非困贫贱,乃怀苍生。
观寒暑交替可知:夏极而秋至,冬尽则春来。人心念起念灭,亦合自然之道。怒涛虽猛,终归大海;妄念虽炽,必返灵台。昔有贤者夜行,见烛火摇曳而悟:光动非烛动,亦非风动,乃目动心摇也!
今世人多如奔蚁,终日惶惶。或缚于名缰,或困于利锁,或溺于情网,或耽于妄念。岂不见:楚霸王困于垓下,非天亡之,自缚雄心;汉丞相六出祁山,非力不逮,执念太深。故《易》云:“亢龙有悔”,非外物所致,皆心念使然。
尝见老匠制陶,泥坯旋转于轮盘,形制全在手心。恍悟人之修心,亦当如是:念起时不随不拒,境变时不惊不怖。恰如扁舟泛海,虽浪涌千尺,舵柄在握;亦似骏马驰原,虽尘沙蔽日,辔索由心。
古语有云:“磨镜须仗自身力,渡河全赖一苇航。”昔杨震却金,非求清名,心安而已;管宁割席,非显高洁,性适而已。此等人物,非无外扰,能自定其心也。
今赠世人四味药方:以宽宏化人言毒,以淡泊解妄念疾,以明智医困惑疮,以坚韧接挫折骨。昔白居易谪居浔阳,能唱江心秋月;欧阳修放逐滁州,堪醉山水之间。此非天命异人,实乃自渡之功也。
暮年回首方知:风雨淋铃,不过一时声响;日月轮回,才是千古常规。心若碧空,偶有乌云何碍?人如青竹,经得风雪方直。
文末试作偈云:
水映千峰终归海,舟行万里不离桡。
莫怨风急浪头险,只问手中橹可牢?
【结尾】今晨见霜菊抱枝而枯,犹存傲骨;暮观残阳坠地而沉,更焕霞光。乃掷笔长叹: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人心得自在则无困。诸君若解此意,何妨煮雪烹茶,笑看云卷云舒。
秋天:三峡美,小三峡更美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专业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